履职为民始终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立法贯穿民生主线、监督突出民生导向、代表反映民生需求,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特别是近年来,创新开展了“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推动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得到解决。2023年全省五级人大代表累计收集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80.1万件,已办结59.3万件,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护佑生命健康 让幸福长相随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将护佑全民健康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任务。2003年,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安庆市12名省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建议,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通过持续跟踪督办,推动了新农合管理体制的完善、筹资标准的提高及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在2008年实现了全省新农合的全覆盖,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贵”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有助于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因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决定将这项工作作为专题询问的开篇之问。2010年12月17日,一场将近2个小时的一问一答,既问出了我省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又全面展现了改革工作情况。会后,询问意见与审议意见一并交省政府研究处理,推动解决了制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一监督工作的新举措、回应群众关切的新做法,引起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与新冠疫情,省人大常委会主动担责、积极作为。2003年,在非典肆虐之际,迅速行动,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与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以法治利剑斩断病毒传播链条。新冠疫情暴发后,更是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开展紧急立法,于2020年2月上旬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为实施严控措施提供了法治支撑;3月初制发了《关于依法做好多元化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矛盾纠纷工作的意见》,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法治保障。同时全面提速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修法,及时制定了中医药条例,修改了野生动物保护、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爱国卫生、预防接种等法规,积极以法治力量维护人民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直不遗余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1984年制定了《安徽省城乡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10年前后,面对食品安全风险高发的新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群众呼声当作履职第一信号,开启了延续7年的“食品安全江淮行”活动。这是省人大常委会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监督作出的创新之举,督促和推动政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促进了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也紧紧跟进,2017年,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并在2020年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把“四个最严”要求落到实处。
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在执法调研、专项审议和专题询问的基础上,于2005年就保障饮水安全作出决议,提出各级政府要把本辖区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作为考核政府工作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饮用水水源污染综合防治能力。2023年,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让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专题调研,促进惠民工程顺利实施。从治理饮水安全问题,到让缺水地区群众喝上优质水,这是省人大常委会为民履职的生动剪影。
聚焦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江淮大地急需知识的浇灌、人才的储备。但当时我省教育基础薄弱,1982年全省农村12岁至40岁少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有788万人,居全国第五位,文盲绝对数居全国第一位。这一严峻现实,呼唤着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强化。
初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省人大常委会早在1984年10月就制定了《安徽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若干规定》,明确了初等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强制教育,为教育普及之路奠定了法治基石。1985年末,一场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共同组织的视察行动席卷全省,近万名参与者深入一线,直面教育现状。视察报告中,“发展失衡”“经费短缺”“设施简陋”“师资不足”等字眼,深深触动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心弦——必须为义务教育撑起法治保护伞。1987年4月,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会上听取了关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和面临任务的汇报,审议通过了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这也是我省第一部在省人代会上通过的法规。此后办法又经过3次修正修订,为进一步保障全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十多年前,由于普惠性幼儿园资源短缺且布局不合理导致的“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困扰广大人民群众的烦心事。省人大常委会聚焦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这一重要民生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2014年3月,由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起草的《安徽省学前教育条例》出台,这是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为民、破解幼儿教育难题一招重要的先手棋。从那一年起,省人大常委会采取“一年立法、一年评估、一年检查”的工作步骤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2015年听取审议省政府相关部门贯彻执行条例情况的汇报;2016年选取省人大代表关于支持和促进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并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对条例的执法检查……持续的履职带来喜人的成果,如今我省学前教育供给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上世纪90年代初,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省初显,老年人的养、医、为、学、乐等方面问题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的关注。1991年,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出台了《安徽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定》,十年后,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又根据新情况制定了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更是不断将我省老龄事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范,从保障老年人终身学习的精神需求,到无障碍环境建设、适老化家居改造,从住院治疗期间子女享受陪护假,到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从完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到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一部部法规,一次次监督,省人大常委会用扎实的履职温情守护“最美夕阳红”。
心系万家冷暖 保障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对幸福最朴素的期待。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为履职的重点。
上世纪90年代,受经济体制转轨的影响,我省许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难,大量职工下岗。当时30多万下岗职工成为了省人大常委会放心不下的牵挂。1997年4月和9月,省八届人大常委会两次听取审议涉及我省再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建言,要求各级政府狠抓企业职工解困和再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多渠道安置失业下岗职工,切实把解决群众困难作为政府第一位的工作。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推动就业优先战略在安徽落地落实,频频打出履职组合拳:制定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围绕促进就业创业开展专题询问,连续两年分别听取审议关于保障充分就业和保障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用工需求两个报告并组织开展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使老百姓的饭碗越端越稳、获得感成色越来越足。
“安居”一直是中国百姓心中的大事。2022年4月,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发生倒塌事故后,省人大常委会及时贯彻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统筹谋划自建房屋安全管理法治保障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自建房安全管理法治保障工作方案》,在7月召开的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通过听审专项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作出《关于加强全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决定》等,打好组合拳,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年11月的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又审议通过了《安徽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条例》,以法治方式解决自建房屋管理体系不健全、部门职责不明晰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我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消除自建房屋安全隐患,更好守护人民群众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2023年1月,一件关于加强群租房消防安全综合监管的建议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并立即召开了由应急、住建、消防救援等9个部门参加的代表建议督办会,分析存在问题,明确目标方向,制定详细办理方案。随后,由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一次为期5个月的全省群租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在12月中下旬,赴5个市开展由省人大代表参加的督导检查。在此次行动中,全省共排查10人及以上群租房1934个,发现安全隐患1887个,整改安全隐患1606个,搬离违规住宿人员639人,拆除违规搭建22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基石。从1980年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听取省政府整顿城乡社会治安报告开始,到每年听取审议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不断促进司法机关提高办案质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1981年省五届人大常委会收到人民来信1360件、接待人民来访300多人次,到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实施信访工作条例,修改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为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智慧力量。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新时代新征程上,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织密法治防护网,实行正确有效依法监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法治方式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多样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交出一份不负人民的履职答卷。
来源: “安徽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