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太康人大:搭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 实现代表群众“零距离”
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职责。目前,太康县共有各级人大代表2411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2名、省代表5名、市代表60名、县代表409名、乡镇代表1935名。为了便于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2018年以来,我们以“联络中心+联络站+联络点”的模式,先后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设立“五级人大代表联络中心”,乡镇建立23个代表联络站,乡镇每工作片区5—6个行政村建设1个代表联络点,全县逐步建立173个代表联络点,2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全部进站点参加活动,公开代表信息,定期开展活动,实现了人大代表不出千米找到站点,片区群众不出片区找到人大代表的“零距离”沟通。
一、注重提高思想认识。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发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目的是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运行,真正把代表联络站建成联系群众的桥梁、学习交流的阵地、凝心履职的平台、吸纳民意的场所,使我县五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展示风采的平台更加宽阔,学习交流、参与活动的阵地更加坚实,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渠道更加通畅。
二、注重提升硬件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是“代表之家”,也是“民心之桥”,更是展示人大形象的重要窗口,对于加强县乡人大、人大代表、选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自去年以来,为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太康县人大常委会对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迭代升级。按照“十有”标准,全面提升代表联络站硬件建设,选址要求方便群众,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面积实用、规划合理,反对铺张浪费、注重提高使用效率。统一对房间进行装修,配备会议桌椅、电脑、档案柜,实现区域全覆盖、代表全参与、活动全年度、内容全方位、办理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搭建代表履职阵地。
三、注重激发代表活力。人大代表是联络站活动的主体。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就地从便、合理编组的原则,将五级代表全部编入各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活动。毛庄镇代表联络站推行“代表亮身份”制度,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启代表联系群众直通车。老冢镇建立以镇级联络站为中心、村级联络点为支撑,群众为实践主体的“站+点+群众”的示范网络,把109名省、市、县、镇人大代表编进所在选区的“网格”参与基层治理。转楼代表联络站用“微课堂、微互学、微解读”的“三微”方式对全镇人大代表进行学习培训22次,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兜底保障、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解读37次;后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意11次,听取人大代表汇报发现的问题和建议36条。
四、注重创新开展活动。代表联络站围绕党委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确定活动主题,真正把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与推进党委中心工作、人大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代表带着议题进站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接待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老冢镇代表联络站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载体,组织代表对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全程督办”。开展向人民报告活动,及时推荐履职优秀人大代表向选民报告人大代表的履职成果,并针对承办民生实事、代表建议办理等工作的有关部门开展代表问政,助推政府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今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农村人居环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项工作联动监督,并对全县与这五项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和乡镇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或质询,切实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助推五项工作提质增效。在联络站运行上,毛庄镇紧紧围绕“联系群众好,依法履职好,活动开展好,硬件配套好,运营管理好”的“五好”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站点联代表、代表联选民、监督联保障、服务联民心”的“四联”运行模式,通过“三化”稳步促进人大工作。
五、注重保障及时到位。近年来,我县在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和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对联络站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下,为每个联络站及时预算建站经费;将县级代表活动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600元,乡级代表活动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0元;乡镇人大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这些举措,为我县代表工作乃至人大整体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作者:周培元)